網絡謠言型尋釁滋事罪的適用On the Aapplication of the Crime of Causing Trouble and Quarrel in the form of Network Rumor
張皓月;
摘要(Abstract):
在司法實踐中,網絡謠言型尋釁滋事罪的適用存在爭議,甚至可能造成越界規制的不當后果。究其原因,主要是本罪的認定和適用標準不統一。其實,可以結合公共場所的性質、人數、受影響的范圍與程度等因素確立"造成公共秩序嚴重混亂"的判定標準,從虛假信息的語言表達形式、尺度、涉及社會負面事件及政府行為的虛假信息的特殊性對"虛假信息"進行合理認定。
關鍵詞(KeyWords): 尋釁滋事罪;網絡公共空間;虛假信息;公共秩序
基金項目(Foundation):
作者(Author): 張皓月;
Email:
DOI: 10.19327/j.cnki.zuaxb.1009-1750.2020.05.002
參考文獻(References):
- [1]姜瀛.網絡尋釁滋事罪“口袋效應”之實證分析[J].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,2018,34(2):106-113.
- [2]陳小煒.“口袋罪”要論[D].蘇州:蘇州大學,2017:30.
- [3]河北省三河市人民法院一審刑事判決書[Z](2017)冀1082刑初149號.
- [4]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人民法院一審刑事判決書[Z](2016)冀1003刑初221號.
- [5]盧恒飛.網絡謠言如何擾亂了公共秩序?——兼論網絡謠言型尋釁滋事罪的理解與適用[J].交大法學,2015,(1):118-127.
- [6]新浪視頻.男子“造謠”礦難死9人被拘,最新通報21人遇難,警方:當時沒確認死亡人數[EB/OL].http://video.sina.com.cn/p/news/o/doc/2018-10-29/171969059840.html?sudaref=www.baidu.com&display=0,2019年5月31日訪問。
- [7]山西省呂梁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刑事判決書[Z}(2016)晉11刑終75號.
- [8]丁浩然.網絡型尋釁滋事罪認定問題研究[D].長沙:湖南師范大學,2016:21.
- [9]邱錚.論網絡空間尋釁滋事行為的刑法規制[D].天津:天津師范大學,2017:18.
- [10]陳興良.尋釁滋事罪的法教義學形象:以起哄鬧事為中心展開[J].中國法學,2015,(3):265-283.
- [11]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人民法院一審刑事判決書[Z}(2017)冀0429刑初36號.
- [12]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區人民法院一審刑事判決書[Z](2017)黑0206刑初23號.
- [13]程夢寅.網絡造謠型尋釁滋事罪的適用問題及其應對[D].長春:吉林大學,2017:26.
- [14]馬詩清.網絡傳謠行為在尋釁滋事罪視域下的認定[J].大慶師范學院學報,2019,39(2):37-44.
- [15]廣東省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一審刑事判決書[Z](2017)粵2072刑初2554號.